|
在巨一集团的新车间里,董事长潘建中跟车间主任算了一笔账,这条智能流水线采取机械手操作,每8-12秒就能生产一双成品鞋,新设备投用以后生产效率将大幅提升。
|
|
|
成立于1988年的巨一集团,是温州最早推行“机器换人”的企业之一。近年来,更是以每年近千万元的技改投入持续实施智能制造,企业机器化水平已接近60%。负责管理企业已有20多年的潘建中,认为只有保持不断学习和创新,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。
而巨一的目标,就是要做世界一流的企业,继承老一辈的传统,以新时代下的思维去创新、去持续发展。
|
潘建中说道:“当时国内制鞋的原材料、执行的标准跟国外都不一样,要我们一个个去克服。而随着鞋业不断的发展,国内也开始慢慢做一些国际标准的一些材料,从环保上、生产品质上,大家都在不断地提高。”
|
在与国外企业合作的过程中,潘建中不遗余力地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,这也迅速提升了自身的产品品质和发展能力。目前,巨一集团已经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,发明专利、外观专利41项,与许多国际品牌开展产品研发、技术创新合作。
|
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,国外客户对温州制鞋业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。“20年前的话可能我们要去求客人,跟客人约,要等3个月,等6个月。那么现在基本上是客户要跟我们合作,他们反过来要和我约时间。”潘建中自豪地说。
同时潘建中也在控制自身企业的客户数量,2008年以前,巨一最多做到58个客户,而目前只有五六个客户。潘建中希望把最好的资源给全球最好的客人合作。用他的话来讲,“现在就是我们在挑客户”。
|
客户少了,但巨一的订单量不减反增。现在,企业年产量已经达到1600万双,亩均税收近100万元,是全省制鞋行业平均水平的3倍。
作为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会长,潘建中在专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,对于温州鞋革行业转型升级也有着更长远的谋划。
|
“我们一定要发挥温州现有产业链的优势,让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产业来这里集聚,让中国鞋都包括世界鞋都成为鞋的硅谷,让所有的想做鞋的生意的人,都会想到温州来,从而将温州的鞋革产业做成一个永续产业。”